白花三葉草

 
 
白花三葉草

英文名稱: White Clover,Dutch Clover

學名: Trifolium repens Linn.

科名: 豆科(Fabaceae)菽草屬(Trifolium)

別名: 白花苜蓿、白荷蘭翹搖、白三葉草、白花三葉草、三消草、白翹搖、白菽草、菽草、白車軸草、白詰草(日本)、螃蟹花(貴州)

原產地: 北美洲,台灣於 1910 年代引進作為牧草、水土保持植物,偶爾也供栽植觀賞。

分布: 台北、花蓮荒野、路旁,已野生化,白花三葉草原由梨山果農及蜂農引進,欲當蜜源及地被植物藉以改良土質(固氮)用;目前在梨山、武陵農場、清境農場、阿里山等地都可見其蹤跡 。

用途: 1.蜜源及地被植物觀賞用:白花三葉草由梨山果農及蜂農引進,欲當蜜源及地被植物藉以改良土質(固氮) 用。2.藥用:性味:全草:甘、平。效用:全草:清熱,涼血,寧心。治癲癇,痔瘡出血。花有利尿之效;葉可收斂止血。
 




 
莖: 匍匐性多年生草,但有時亦能呈斜上昇狀,莖長 10~30 公分,偶具有分枝,光滑無毛或散生毛茸。

葉: 三出複葉具有長柄,柄長 4~8 公分,光滑無毛;小葉倒卵形或卵形,長 1.5~3 公分,寬 1~2 公分,先端圓而微凹,基部鈍,有細銳鋸齒,表面常有白色的斑塊,光滑無毛,背面顏色較淡;托葉卵葉披針形,長 1~2 公分,先端漸尖,膜質。

花: 花白色,多數排列為一頭狀花序,徑 1.5~3 公分,花序軸腋生、細長,長 10~15 公分,光滑無毛;小花梗長 0.1~0.5 公分,小苞片膜質,授粉後反捲;花萼光滑無毛,萼筒鐘形,淡綠色但略帶紫色,先端 5 裂,裂片線形,長 0.2~0.3 公分,先端銳尖,上位兩枚裂片最大;旗瓣離生,長圓形,長 0.8~1.2 公分,先端圓而有一尖突,基部爪的部份份寬大,翼瓣及龍骨瓣都具有長爪,翼瓣較長。

果: 莢果遠挺出於花萼外,線形,內有種子 2~4 枚,不開裂。

特徵: 匍匐性多年生草本,但有時亦能呈斜上昇狀,莖長 10~30 公分,偶具有分枝,光滑無毛或散生毛茸。三出複葉具有長柄,柄長 4~8 公分,光滑無毛;小葉倒卵形或卵形,長 1.5~3 公分,寬 1~2 公分,先端圓而微凹,基部鈍,有細銳鋸齒,表面常有白色的斑塊,光滑無毛,背面顏色較淡;托葉卵葉披針形,長 1~2 公分,先端漸尖,膜質。花白色,多數排列為一頭狀花序,徑 1.5~3 公分,花序軸腋生、細長,長 10~15 公分,光滑無毛;小花梗長 0.1~0.5 公分,小苞片膜質,授粉後反捲;花萼光滑無毛,萼筒鐘形,淡綠色但略帶紫色,先端 5 裂,裂片線形,長 0.2~0.3 公分,先端銳尖,上位兩枚裂片最大;旗瓣離生,長圓形,長 0.8~1.2 公分,先端圓而有一尖突,基部爪的部份份寬大,翼瓣及龍骨瓣都具有長爪,翼瓣較長。莢果遠挺出於花萼外,線形,內有種子 2~4 枚,不開裂。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亞洲輝椋鳥

新北市石碇區 - 石碇虎爺公廟(伏虎宮)

鳶尾花

台北市北投區 - 法藏寺

臺北市北投區 - 關渡鹹粥